近代中国战火纷飞,英勇将士们无数次浴血奋战,守护祖国河山。在那激烈的战争年代,涌现出了不少鲜有的军事人才,他们不仅身先士卒勇猛无比,更凭借过人的智谋远见指挥若定。其中有一位虽然名不见经传,却颇受许多军人景仰和敬重,那就是越南的"奠边府之虎"武元甲将军。听说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,武元甲一度对面临的中国军队胆战心惊,因为他极其忌惮中国的名将粟裕。粟老帅的名字一出,这位久经沙场的资深将领竟也不免心有余悸?
武元甲1920年出生于越南北部,年轻时就加入了游击队伍,参加了抗法斗争。不久,他就以过人的勇气和军事才能脱颖而出,获得了越共党首家的赏识。抗战期间,越南曾派遣军官到中国延安学习,武元甲就是其中的一员。在那里,他不仅吸收了中国人民军队宝贵的游击战经验,更是被中国共产党将士们的高尚品格和忘我精神所感染。从那时起,武元甲对新中国就充满了好感和敬意。
武元甲在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中建立了"虎将"的盛名。这场战役,越军遭到法军的重重包围,陷入了绝境。就在这危急关头,中国军事顾问团出手相助。身为军事顾问团首脑的粟裕元帅,虽然远在延安,仅凭收集的地图和情报,便巧妙部署出"猛虎掏心"的进攻计策。按照他的命令,武元甲突然集中精锐部队,直捣法军司令部。这一意想不到的举动令法军猝不及防,最终被越军全军覆灭。这一壮举使武元甲大显身手,名声远播。而令武元甲更加感佩的,是粟裕远在数千里之外,便能如此精准把握敌我形势,出奇制胜。从那时起,武元甲对粟裕更是钦佩有加。
展开剩余65%然而,25年后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,武元甲心里充满了对粟裕的恐惧。这位已是越南国防部长的老将深知,如果粟裕亲自统帅大军南下,中国必将大获全胜。因为在武元甲看来,粟裕才是当今解放军
指挥大规模战役最有经验和能力的将领。他亲眼目睹过粟裕在战场上的神乎其神,了解他对战况的把控力,一切都仿佛在他掌心般运筹帷幄。可以说,面对粟裕这样的军事奇才,武元甲根本就缺乏应对的信心。
不过武元甲很快就放下心来了,因为他得知中方出征的主力并非粟裕老帅,而是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。一听到这个消息,武元甲当即大笑出声,对身边的参谋们说:"来了个许世友啊,我们必胜!"看来他对许世友的战力相当有信心。武元甲或许很难想到,许世友其实也是出自粟裕门下,在三野可谓是老帅的心腹爱将。当年正是粟裕亲自传授过他指挥的诀窍,造就了许世友的统兵力。可以说,许世友将军也同样是久经沙场的战争老手,绝不是等闲之辈。
武元甲为何看扁了许世友?很可能是因为他对中国军队的实力确实了解不足。毕竟当时的越南刚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,军力难以同当今的新中国相比。加之武元甲个人也未与许世友过过招,所以对对手的实力有所估计不足。也可能武元甲在心理上更畏惧粟裕这位上代名将,所以避开了他反而如释重负。此外,越南当时被北越的亲苏派把持,对华态度强硬,武元甲个人或许并不想对中国开战。然而历史车轮已经难以回转,中越双方在南北两线都爆发了激烈的战事。
在随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我军确实出色完成了戎马征程的战略目标。许世友、杨得志等将军英勇指挥,让武元甲吃足了哈巴狗儿肉,最终他也因此在1980年被免去了越南国防部长的职务。看来这一仗他是彻底输了个狗血淋头。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来看,正因为避开了粟裕,或许武元甲才免于在战场上被老人彻底打残。这一仗虽败犹荣,至少没让他赔上一条小命,也算是捡回一条裤腿了。
通过这段军旅佳话,我们可以看出武元甲对中国军队向来是心存敬畏之心的。他瞻仰当代名将粟裕,也是出自真心。虽然他曾倚老卖老对中国人小觑了一把,结果自食其果,但最终也没有被狠狠贬低颜面,算是捡回了最后一丝颜面。历史如水流年,斗转星移,但军人兄弟的友谊自古如此,这份情谊终将长存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11月21日上声转债下跌0.79%,转股溢价率3.53%
下一篇:没有了